登革热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退热、就医监测等方式处理。登革热通常由蚊虫叮咬传播登革病毒引起,发热期需警惕重症预警信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加重皮肤损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配合其他措施。
2、补液治疗每日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可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登革热可能引发血浆渗漏,需密切观察尿量变化。
3、药物退热对乙酰氨基酚是首选退热药,禁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登革热发热可能与病毒血症有关,通常伴随头痛眼眶痛等症状。
4、就医监测出现呕吐物带血、腹痛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登革热重症可能与二次感染异型病毒有关,表现为血浆渗漏或出血倾向。
发热期间宜进食流质食物,保持环境通风,使用蚊帐防止再次叮咬传播。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毛细血管脆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