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龙虾过敏通常由遗传因素、组胺释放、蛋白质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药物缓解症状。
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过敏体质遗传倾向,免疫系统易对龙虾蛋白产生过度反应。建议家长关注家族过敏史,避免婴幼儿过早接触海鲜。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2、组胺释放:龙虾腐败时产生大量组胺,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日常需选择新鲜龙虾并充分加热,出现荨麻疹可短期使用依巴斯汀片、咪唑斯汀缓释片、苯海拉明注射液。
3、蛋白质过敏:龙虾富含原肌球蛋白等致敏蛋白,可引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此类患者需严格忌口,急性发作时使用泼尼松龙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倍他米松乳膏。
4、免疫异常: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可能出现交叉过敏反应,表现为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配合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奥马珠单抗注射液进行脱敏治疗。
过敏体质人群应避免食用甲壳类海鲜,外出就餐时主动告知过敏史,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以备应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