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可能由分娩损伤、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病原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伤口护理、营养支持、感染源控制等方式干预。
1. 分娩损伤:会阴撕裂或剖宫产切口导致皮肤屏障破坏,细菌易侵入深层组织。需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保持会阴干燥,使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性抗感染。
2. 卫生不良:产后恶露污染、衣物更换不及时等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日温水清洗会阴,使用甲硝唑栓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厌氧菌感染。
3. 免疫力低下:妊娠期贫血或产后出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严重者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配合左氧氟沙星广谱抗菌。
4. 病原体感染:B族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上行感染宫腔。表现为发热、恶露恶臭,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必要时行宫腔引流。
产后6周内需监测体温变化,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避免盆浴及性生活,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