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中医治疗主要有针灸、中药内服、推拿按摩、穴位敷贴等方法。面瘫在中医称为口眼歪斜,多由风寒侵袭、气血瘀滞、经络受阻等原因引起。
1、针灸:针灸是中医治疗面瘫的主要手段,常选取面部穴位如地仓、颊车、阳白等进行刺激,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急性期可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足三里等。
2、中药内服: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风寒型可用牵正散加减,风热型可用银翘散加减,气血不足型可用补阳还五汤。常用中药包括白附子、全蝎、僵蚕等祛风通络药物。
3、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面部肌肉和穴位,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常用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揉法、擦法等,重点按摩患侧面部。
4、穴位敷贴:将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研末调敷于面部穴位,常用药物如马钱子、白芥子等。可配合红外线照射或艾灸以增强疗效。
中医治疗面瘫需根据病程分期辨证施治,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恢复期注重扶正通络。治疗期间应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吹风受凉,保持充足休息,配合面部肌肉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