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中医治疗主要有针灸、中药内服、推拿按摩、穴位敷贴等方法。面瘫通常由风寒侵袭、气血不足、风热上扰、痰瘀阻络等原因引起。
1、针灸:针刺面部穴位如地仓、颊车、阳白等,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足三里,可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急性期每日1次,恢复期隔日1次。
2、中药内服:风寒型可用牵正散加减,风热型用银翘散合牵正散,气血不足者用补阳还五汤。常用中药包括白附子、全蝎、僵蚕等祛风通络药物。
3、推拿按摩:以点按、揉捏等手法作用于患侧面部,配合颈部风池、风府穴按摩,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穴位敷贴:将马钱子、白芥子等药物研末调敷于太阳、下关等穴位,通过药物渗透刺激发挥治疗作用。皮肤敏感者慎用。
治疗期间需避风寒,可用热毛巾敷患侧,配合面部肌肉功能训练如鼓腮、皱眉等动作。若2周无改善或出现耳部疱疹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