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腹泻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水样便、脂肪泻、反复发作、伴随消瘦等。艾滋病相关腹泻通常由机会性感染、肠道菌群紊乱、药物副作用、HIV直接损伤等因素引起。
1、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常见于隐孢子虫、微孢子虫等原虫感染,需通过粪便病原学检查确诊。
2、脂肪泻:粪便含未消化脂肪而呈现油脂状漂浮物,伴有恶臭。多因HIV导致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或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需进行粪便脂肪定量检测。
3、反复发作:腹泻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时轻时重难以彻底缓解。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性肠炎、鸟分枝杆菌感染等慢性机会性感染相关,需结肠镜取活检明确。
4、伴随消瘦:体重短期内下降超过10%,与长期营养吸收障碍相关。常见于合并肠道结核或淋巴瘤的晚期艾滋病患者,需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艾滋病患者出现腹泻应及时进行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益生菌,避免进食生冷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