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生。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程度、病变部位、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引发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可通过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2、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坏死可能导致室颤等致命性心律失常,需紧急处理并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心脏重构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室扩大、纤维化等结构改变,易发生房颤、传导阻滞,可使用普罗帕酮、地高辛等药物控制心律。
4、其他因素合并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情况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需针对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电图,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遵医嘱规范用药以预防心律失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