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症状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等方式干预。肾衰竭通常由慢性肾病急性加重、药物肾毒性、严重感染、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
1、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的常见病因,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伴有水肿时可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合并贫血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2、调整饮食结构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克以内,优先选择鸡蛋清等优质蛋白。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避免加重电解质紊乱。建议采用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模式。
3、药物治疗碳酸氢钠片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药用炭片帮助吸附肠道毒素。必要时使用肾衰宁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但须避免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
4、肾脏替代治疗当血肌酐超过707μmol/L或出现严重高钾血症时需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适用于血管条件差者,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根治方案。治疗期间需监测干体重和透析充分性。
肾衰竭患者每日饮水量应遵循出入平衡原则,记录24小时尿量。适当进行床边脚踏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