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可通过定期复查、膀胱灌注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术后恢复与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患者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1、定期复查术后需每3-6个月进行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复发。早期复发患者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处理。
2、膀胱灌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推荐卡介苗或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灌注可能与免疫激活、药物局部作用有关,常见尿频尿痛等副作用。
3、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晚期膀胱癌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可能导致疲劳、皮疹等反应,需监测甲状腺功能。
4、靶向治疗厄达替尼等FGFR抑制剂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靶向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可能出现腹泻、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术后建议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吸烟及接触染发剂等化学物质,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