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月宝宝一吃就拉可能与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紊乱、感染性肠炎、乳糖酶缺乏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抗感染治疗、乳糖酶替代等方式干预。
1、食物不耐受宝宝可能对某些食物成分敏感,如牛奶蛋白或麸质。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暂时回避可疑食物,更换为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低敏辅食。
2、肠道菌群紊乱抗生素使用或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建议家长遵医嘱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3、感染性肠炎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会引起肠黏膜损伤,表现为进食后腹泻加重。可能与不洁饮食或接触传播有关,常伴发热、呕吐。需进行大便检测,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4、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常见于肠炎后,未消化的乳糖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家长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餐前添加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滴剂帮助分解乳糖。
保持喂养器具清洁,暂停添加新辅食,腹泻期间注意补液防脱水,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