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内长疙瘩可能由皮脂腺异位症、珍珠疹、尖锐湿疣、包皮龟头炎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观察、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措施。
1. 皮脂腺异位症青春期后雄激素分泌旺盛可能导致皮脂腺异位增生,表现为白色或淡黄色小丘疹,无痛痒。无须特殊治疗,保持局部清洁即可。
2. 珍珠疹冠状沟周围出现的珍珠样半透明丘疹,可能与局部卫生不良或包皮过长有关。通常无需处理,合并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克霉唑乳膏。
3.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菜花样赘生物,具有传染性。可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或干扰素凝胶,顽固病例需激光或冷冻治疗。
4. 包皮龟头炎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红肿疙瘩,常伴分泌物。细菌性感染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配合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真菌性感染需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
日常需注意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合并排尿异常或溃疡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