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灌肠可在医生指导下居家操作,主要步骤包括准备灌肠液、选择合适体位、缓慢灌注液体、保留排泄。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肠道损伤或感染。
1、准备灌肠液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开具的药用灌肠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避免刺激肠黏膜。家长需核对药物浓度,禁止自行调配高渗溶液。
2、调整体位采取左侧卧位并屈膝,臀部垫高10-15厘米。儿童灌肠时家长需固定其体位,防止扭动导致导管移位。
3、缓慢灌注将灌肠袋悬挂于距臀部30-40厘米高度,插入肛管深度约5-7厘米,流速控制在每分钟100毫升以内。出现腹痛需立即停止。
4、保留排泄灌注后保持体位5-10分钟再排便。若为药物灌肠,需遵医嘱延长保留时间。家长需记录排泄物性状及不良反应。
灌肠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补充电解质溶液。出现持续腹痛、血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