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甲氨蝶呤、他汀类降脂药等。药物性肝损伤通常与药物代谢途径、个体差异、剂量累积及联合用药等因素相关。
1、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导致肝细胞坏死,长期使用需监测转氨酶。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布洛芬偶见胆汁淤积性肝炎。
2、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通过乙酰化代谢产生肝毒性代谢物,利福平可干扰胆红素排泄。吡嗪酰胺常引起转氨酶升高,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3、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可导致肝纤维化,环磷酰胺可能诱发肝静脉闭塞病。使用期间须每周监测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
4、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非诺贝特可导致胆汁淤积。建议用药前评估基线肝功能,服药后定期复查。
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立即就医。肝功能异常患者用药需调整剂量,必要时联合护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