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服药后腹泻可能与药物副作用、肠道菌群失衡、机会性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补充益生菌、抗感染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
1、药物副作用:部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洛匹那韦、替诺福韦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渗透性腹泻。建议医生评估后更换为阿巴卡韦、拉米夫定等胃肠反应较小的药物。
2、肠道菌群失衡:长期服药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酪酸梭菌活菌等益生菌制剂调节。
3、机会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等感染,表现为水样便伴腹痛。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后使用阿奇霉素、更昔洛韦等针对性治疗。
4、乳糖不耐受:部分药物辅料含乳糖可能诱发腹泻,建议改用无乳糖配方药物,日常避免牛奶及乳制品摄入,可选择蒙脱石散缓解症状。
腹泻期间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香蕉等,若每日排便超过5次或出现血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