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心动过速可能由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射频消融术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可诱发异常电活动。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急性发作时可静脉补充电解质,配合使用利多卡因、维拉帕米等药物。
3、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电生理异常,常伴胸痛、气促等症状。需改善心肌供血,可使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严重者需进行血运重建手术。
4、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增强心肌兴奋性,多伴体重下降、手抖等症状。需控制甲亢原发病,配合普萘洛尔缓解心悸,必要时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发作时立即静卧并记录心率变化,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