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处理。息肉可能由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直径超过5毫米或存在异型增生的息肉建议内镜治疗,常用方式包括高频电切术、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禁食并监测出血穿孔风险。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根除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炎性息肉可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瑞巴派特片修复黏膜。
3、定期随访小于5毫米的无症状息肉建议6-12个月复查胃镜,监测大小及形态变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需缩短随访间隔。
4、生活调整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烟酒。反流症状明显者需睡前3小时禁食,适当抬高床头15-20厘米。
日常注意观察黑便、腹痛等异常症状,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梗阻表现时应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饮食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