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医学检查,常见检查方式有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胃镜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通过检测粪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寄生虫感染。若检出轮状病毒抗原或诺如病毒核酸,可辅助诊断病毒性肠胃炎。
2、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为病毒感染。严重脱水时可见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增高。
3、腹部超声检查:用于排除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观察肠管蠕动情况及肠壁水肿程度。对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4、胃镜检查:适用于持续呕吐、便血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直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程度,必要时可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
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6-8小时,避免服用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轻度肠胃炎通常无须特殊检查,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