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间过长可能引起皮肤灼伤、上火症状、局部感染、体质失衡等副作用。艾灸时长需根据体质和穴位调整,通常单穴建议5-15分钟。
1. 皮肤灼伤艾灸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红肿、水疱。建议控制艾条距离,出现灼伤后立即冷敷,避免抓挠,可外用湿润烧伤膏缓解症状。
2. 上火症状长期过量艾灸可能引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虚火上升表现。阴虚体质者更易出现,可配合饮用菊花茶或麦冬水,必要时使用知柏地黄丸调理。
3. 局部感染灸后皮肤破损未妥善处理可能继发感染。艾灸前后需消毒皮肤,出现化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等抗生素。
4. 体质失衡过度艾灸会打破阴阳平衡,尤其气血虚弱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建议每周艾灸不超过3次,配合八珍汤等补益方剂调理。
艾灸后建议饮用温水,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过敏体质者需提前测试皮肤反应。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停用并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