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瘙痒可能由皮肤刺激、过敏反应、湿邪外排或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抗过敏药物、止痒药膏或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
1. 皮肤刺激拔罐负压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
2. 过敏反应罐具材质或润滑介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红肿伴丘疹,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炉甘石洗剂或地塞米松乳膏。
3. 湿邪外排中医理论认为瘙痒是体内湿气排出反应。伴随罐印紫暗或水疱,可用艾叶煮水外洗,配合薏苡仁粥食疗。
4. 继发感染皮肤破损后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毛囊炎。需就医进行碘伏消毒,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口服头孢克洛胶囊。
拔罐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瘙痒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脓液等感染迹象,应立即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