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狂犬疫苗后发热可以遵医嘱服用退烧药。疫苗后发热属于常见不良反应,通常由免疫反应激活、个体敏感差异、合并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应激反应等因素引起。
1、免疫反应激活疫苗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时可能引发低热,体温未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若持续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或洛索洛芬钠片。
2、个体敏感差异部分人群对疫苗成分更敏感,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建议家长监测儿童体温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剂型退热药物如布洛芬颗粒。
3、合并感染发热可能与偶合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关,需排查咽痛、咳嗽等症状。明确细菌感染时可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病毒感染则需对症处理。
4、接种后应激紧张情绪可能导致体温调节紊乱,表现为短暂低热。可通过补液、休息缓解,持续超过48小时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并保持接种部位清洁,若出现高热惊厥或皮疹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