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异常可能由子宫复旧不良、产道损伤、宫腔感染、胎盘胎膜残留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调理、清宫手术、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干预。
1. 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恶露量多或持续时间长,可能与哺乳不足、过度劳累有关。建议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医生可能开具益母草颗粒、缩宫素鼻喷雾剂、五加生化胶囊等药物。
2. 产道损伤分娩时会阴裂伤或宫颈损伤未完全愈合,表现为恶露反复鲜红色。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医生可能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氨甲环酸片、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3. 宫腔感染细菌上行感染引发恶露异味伴发热,常与过早同房或卫生不良相关。需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栓、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治疗。
4. 胎盘胎膜残留妊娠组织残留导致恶露淋漓不尽,B超可确诊。轻度残留可用新生化颗粒、产妇安合剂促进排出,严重者需行清宫手术。
产后建议每日清洗外阴并观察恶露性状,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恶露恶臭或大出血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