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下面长包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腮腺肿瘤、脂肪瘤等疾病引起,症状按早期表现至终末期排列。
1. 淋巴结炎多由邻近部位感染导致,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质韧包块,可伴压痛。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或罗红霉素等抗生素。
2. 皮脂腺囊肿因毛囊堵塞形成囊性肿块,表面可见黑头样开口。较小囊肿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较大需手术切除,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左氧氟沙星。
3. 腮腺肿瘤多为无痛性缓慢生长包块,需超声或CT明确性质。良性肿瘤行浅叶切除术,恶性肿瘤需扩大切除配合放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和氟尿嘧啶。
4. 脂肪瘤由脂肪组织增生形成的柔软包块,生长缓慢。直径小于3厘米可观察,较大或有压迫症状时行脂肪瘤摘除术,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避免反复触摸刺激包块,观察大小硬度变化,出现红肿热痛或快速增大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普外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