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主要由河豚毒素直接破坏神经系统、不当处理导致毒素残留、误食高毒部位以及个体敏感性差异引起,需立即就医并采取洗胃、活性炭吸附等急救措施。
1. 毒素作用河豚毒素选择性阻断神经钠离子通道,导致呼吸肌麻痹。临床表现为唇舌麻木、呕吐,需使用呼吸机支持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拮抗毒素。
2. 处理不当未取得资质的厨师处理河豚时易残留卵巢、肝脏等含毒器官。中毒后6小时内可通过血液灌流清除毒素,配合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
3. 误食部位河豚皮肤、肠道毒素含量仅次于生殖腺,误食后出现共济失调症状。急诊需使用阿托品控制心律失常,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
4. 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对河豚毒素敏感性高,微量即可引发呼吸困难。除常规解毒措施外,可考虑使用单克隆抗体解毒剂进行靶向治疗。
购买养殖河豚应认准可追溯标识,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催吐并拨打急救电话,康复期避免高蛋白饮食减轻肝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