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可能引起月经紊乱、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短期不适,长期频繁使用可能干扰内分泌平衡。其副作用主要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合理使用通常不会造成永久伤害。
1、月经周期紊乱:
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可能使子宫内膜提前脱落,导致服药后出血时间异常。部分女性会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1-2周,通常1-2个周期后可自行恢复。若持续三个月未恢复正常周期,需就医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2、消化系统反应:
约20%使用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与药物刺激胃肠黏膜有关。建议饭后服用可减轻不适,严重呕吐需在2小时内补服。偶见腹泻或腹痛,一般24小时内缓解,持续腹痛需警惕宫外孕风险。
3、乳房异常症状:
激素变化可能导致乳房胀痛或触痛,通常持续3-5天。这与孕激素促进乳腺导管扩张有关,可通过热敷缓解。若发现乳房硬块或异常分泌物,需排查乳腺增生等病变。
4、内分泌暂时失调:
单次使用可能引起痤疮加重、情绪波动等表现,源于激素水平短期波动。频繁使用每年超过3次可能抑制卵巢正常功能,增加排卵障碍风险,建议改用短效避孕药等常规避孕方式。
5、罕见严重并发症: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血栓或肝功能异常,多见于本身有凝血障碍或慢性肝病患者。服药后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皮肤黄染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建议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不适。可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帮助调节内分泌。两周内避免摄入酒精、辛辣食物以减少肝脏负担。若下次月经延迟超过一周,需进行早孕检测。日常应优先选择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常规避孕方法,将紧急避孕药作为补救措施,每年使用不超过2次为宜。服药后出现持续头晕、严重腹痛或异常阴道出血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