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毛囊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光动力治疗等方式治疗。真菌性毛囊炎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湿热环境、免疫力低下、毛囊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洗后及时擦干水分,穿透气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可配合使用含酮康唑的洗剂辅助清洁。
2、外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喷雾、特比萘芬凝胶等外用制剂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马拉色菌等致病真菌生长,使用时需覆盖周围正常皮肤2厘米范围。
3、口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片、特比萘芬片等系统用药适用于顽固性或广泛性感染,需监测肝功能指标,疗程通常持续2-4周。
4、光动力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例可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通过光敏反应破坏真菌结构,治疗后需避光48小时,每2周重复进行1次。
治疗期间避免搔抓患处,暂停使用油性护肤品,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症状加重或出现化脓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