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坏的程度可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敏感度、龋洞深度及疼痛级别判断,具体表现为早期釉质脱矿、中期牙本质暴露、深龋近髓及牙髓炎等阶段。
1、颜色变化:早期釉质脱矿表现为白垩色斑点,可通过涂氟或树脂渗透修复;若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着色,提示龋坏已进展至牙本质层。
2、敏感程度:冷热刺激一过性敏感多提示浅龋,使用含氟牙膏或脱敏剂可缓解;持续性自发痛则可能已伤及牙髓,需根管治疗。
3、龋洞形态:釉质浅表缺损可用玻璃离子充填,深达牙本质的龋洞需分层充填,累及咬合面的广泛缺损可能需嵌体修复。
4、疼痛特征:咀嚼痛伴牙龈肿胀提示根尖周炎,夜间放射性剧痛多为急性牙髓炎,这两种情况均需立即进行牙体牙髓专业处理。
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齿变色或敏感时及时就诊,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避免碳酸饮料长期接触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