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导致猝死的概率较低,多数早搏属于良性心律失常,但频发室性早搏或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增加猝死风险。风险程度主要与基础心脏病、早搏类型、心功能状态、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1、基础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时,频发室性早搏可能触发室颤。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心脏结构,治疗原发病并控制早搏。
2、早搏类型室性早搏风险高于房性早搏,尤其是R-on-T现象、多形性室早等恶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可明确早搏负荷,必要时使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心功能状态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5%的心衰患者,频发室早猝死风险显著增加。需优化心衰药物治疗,考虑植入ICD进行二级预防。
4、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失衡有助于减少早搏,严重者需静脉补钾补镁治疗。
建议有晕厥史或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患者定期心内科随访,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