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多数由肾结石移动至输尿管引起,两者存在直接关联,主要涉及结石形成机制、解剖位置差异、症状表现差异及治疗方式差异四个方面。
1. 形成机制肾结石在肾脏内形成后,可能随尿液下行卡顿在输尿管形成输尿管结石,两者成分相似,常见草酸钙或尿酸结石。
2. 解剖位置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肾盏,输尿管结石则位于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处,后者更易引发剧烈绞痛伴放射性疼痛。
3. 症状差异肾结石早期可能无症状,输尿管结石多表现为突发腰腹部刀割样疼痛,可伴血尿、恶心呕吐等输尿管痉挛症状。
4. 治疗方式小于6毫米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肾结石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能需输尿管镜取石。
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高草酸饮食人群需限制菠菜、浓茶等摄入,定期泌尿系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