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可通过补液扩容、纠正电解质紊乱、肾脏替代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肾前性因素、肾性因素、肾后性梗阻、药物毒性等原因引起。
1、补液扩容针对肾前性因素如脱水或休克,需快速静脉补充生理盐水或平衡液,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避免使用肾毒性造影剂,必要时可静脉滴注甘露醇。
2、纠正电解质高钾血症需使用葡萄糖酸钙拮抗心肌毒性,联合胰岛素促进钾离子内移。代谢性酸中毒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维持血pH值在7.25以上。
3、替代治疗当出现无尿、严重酸中毒或肺水肿时,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需监测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
4、病因治疗肾小球肾炎需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应碱化尿液。肾后性梗阻需解除尿路梗阻,药物中毒需进行血液灌流。
治疗期间需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蛋白质摄入至0.6g/kg/日,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