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孕晚期支原体感染可能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等风险,感染途径主要有母婴垂直传播、产道接触传播、宫内感染、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1、早产风险支原体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导致胎膜早破。建议定期监测宫颈长度,感染时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低出生体重支原体可能影响胎盘功能,导致胎儿营养供给不足。需加强孕期营养监测,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配合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罗红霉素等药物。
3、新生儿肺炎经产道感染的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窘迫。分娩后需对新生儿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检测,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4、宫内感染支原体上行感染可能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时需住院治疗,选用可通过胎盘的抗生素如螺旋霉素、交沙霉素。
孕晚期发现支原体感染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治疗期间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定期复查胎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