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能自愈,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免疫力判断。多数轻症患者通过充分休息和适当护理可在1-4周内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或伴随其他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支原体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免疫系统可自行清除病原体。咳嗽症状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夜间加重,可能伴随低热或咽痛。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病程可能延长,但多数仍可自愈。居家期间建议保持空气湿润,每日饮用温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咳嗽严重时可抬高枕头缓解。
当咳嗽持续超过3周未见好转,或出现胸痛、呼吸急促、咯血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发展为支原体肺炎等并发症。长期吸烟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老年人群体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此时需通过血清抗体检测或咽拭子PCR确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肺不张、中耳炎等继发感染。
支原体感染后咳嗽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通常不会遗留永久性损伤。建议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气道刺激。若自行护理期间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可能。日常注意手卫生和佩戴口罩可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