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踝骨折后出现错位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错位通常由外力冲击、固定不当、过早负重、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适用于轻度错位,由骨科医生通过专业手法调整骨折端位置,复位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对位情况。操作前需局部麻醉减轻疼痛。
2、石膏固定复位后采用石膏托或支具外固定4-6周,保持踝关节中立位。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进度及是否发生再移位。
3、手术治疗严重错位或合并韧带损伤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需规范抗感染治疗。
4、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练习及平衡训练,可配合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训练强度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恢复期间避免患肢过早承重,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出现肿胀加剧或疼痛异常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