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干预,主要治疗方式有利水渗湿、健脾温阳、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腹水多由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转移等疾病引起。
1、利水渗湿:采用茯苓、泽泻等中药配伍,适用于轻中度腹水伴舌苔白腻者,需配合限制钠盐摄入。
2、健脾温阳:使用黄芪、白术等药物温补脾阳,适用于脾虚湿盛型腹水,常伴有食欲不振、下肢浮肿。
3、活血化瘀:应用丹参、三七等改善微循环,针对血瘀型腹水可见腹部青筋显露,需同步治疗原发肝病。
4、扶正固本:通过人参、冬虫夏草等扶助正气,适用于晚期消耗性腹水,须联合西医支持治疗。
中医治疗需在明确病因基础上进行,重度腹水或伴随感染时应优先考虑腹腔穿刺等西医治疗手段,日常需监测体重变化并保持低盐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