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大便出血可能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内镜止血、药物控制、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
1、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柏油样便,需紧急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止血,可遵医嘱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特利加压素等药物降低门脉压力。
2、门脉高压胃病门静脉高压使胃黏膜血管扩张充血,易发生糜烂出血。伴随上腹隐痛、黑便,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联合止血药物治疗。
3、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患者胃酸分泌异常及黏膜防御减弱易诱发溃疡。典型症状为规律性腹痛,需完善胃镜检查,使用铋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黏膜保护剂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4、凝血障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常见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补充维生素K1改善凝血功能。
肝硬化患者出现便血需立即禁食并卧床休息,避免粗糙食物刺激消化道,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及时就医明确出血原因并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