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周围严重脱皮可能由局部感染、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或慢性湿疹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保湿修复或抗过敏等治疗措施。
1. 局部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伤口周围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脱皮伴渗液。需就医进行清创消毒,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酮康唑乳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感染药物。
2. 接触性皮炎敷料过敏或消毒剂刺激可引发过敏性皮炎,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脱屑。建议更换低敏敷料,避免接触致敏原,医生可能开具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氯雷他定片。
3. 皮肤干燥伤口愈合过程中角质层代谢异常或过度清洗会导致脱皮。可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抓挠刺激,必要时短期外用复方乳酸乳膏。
4. 慢性湿疹特应性体质或免疫功能紊乱可能诱发湿疹样改变,表现为反复脱屑、皲裂。需避免热水烫洗,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卤米松乳膏、吡美莫司乳膏配合口服西替利嗪。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撕扯皮屑,饮食中增加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皮肤修复,若脱皮持续加重或出现化脓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