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同房后避孕可通过紧急避孕药、宫内节育器、黄体酮支持、监测妊娠迹象等方式实现。主要与同房时间、避孕措施有效性、激素水平变化、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紧急避孕药同房后72小时内服用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等药物可抑制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药物副作用。
2、宫内节育器同房后5天内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可通过铜离子毒性作用阻止受精,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子宫条件后实施,可能出现经量增多等不良反应。
3、黄体酮支持使用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等药物改变子宫内膜状态降低着床概率,适用于有明确排卵证据者,需严格监测激素水平避免异常出血。
4、监测妊娠迹象同房后14天可通过早孕试纸检测,若出现停经、乳房胀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可采取药物流产等医学干预措施。
建议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日常应规范使用避孕套等常规避孕方法,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评估避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