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包括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气血两虚证、肾精不足证四种证型。
1、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耳赤,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可选用天麻钩藤颗粒、镇肝熄风汤等方剂,配合针灸太冲、风池等穴位。
2、痰湿中阻:常见头重如裹、胸闷呕恶,需化痰祛湿健脾,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可配合足三里、丰隆等穴位艾灸。
3、气血两虚:症见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宜补益气血,选用归脾汤或八珍汤,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调理。
4、肾精不足:多伴腰膝酸软、耳鸣健忘,治以滋肾填精,常用左归丸或杞菊地黄丸,可选取肾俞、太溪等穴位进行针灸。
中医治疗需个体化辨证,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配合低盐饮食、情绪调节等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