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手术治疗、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肠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合并其他结核病灶等原因引起。
1、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联合使用可杀灭结核杆菌,治疗周期通常需要6-9个月,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助于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必要时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每日热量摄入建议超过2000千卡。
3、手术治疗出现肠梗阻、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时需行肠段切除术,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病变部位选择。
4、并发症管理肠结核可能导致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胃肠减压、引流等措施,严重贫血者需输血治疗。
肠结核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定期复查胸部X线排除肺结核,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