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发烧可能引起39℃以上高热,常见于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需警惕严重感染或脱水风险。
1、胃肠功能紊乱食物滞留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伴随腹胀、呕吐,可通过腹部按摩及益生菌调节,药物可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酸菌素片。
2、急性胃肠炎腐败食物刺激胃肠黏膜引发炎症,典型症状为水样便和反复发热,需补液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Ⅲ。
3、肠梗阻机械性梗阻导致毒素吸收引发高热,可能出现肛门停止排气,需禁食并考虑胃肠减压,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4、严重脱水持续呕吐腹泻导致电解质紊乱,可能出现嗜睡或尿量减少,需静脉补液纠正,必要时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
患儿体温超过38.5℃建议家长立即物理降温,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急诊处理,恢复期宜选择米汤、蒸苹果等低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