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葡萄糖、静脉注射葡萄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低血糖通常由胰岛素过量、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药物副作用、长期饥饿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低血糖发作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蜂蜜等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日常应规律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等稳定血糖。随身携带应急糖块,避免突发低血糖导致晕厥。
2、口服葡萄糖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口服15-20克葡萄糖片或含糖饮料可快速缓解症状。葡萄糖能在5-15分钟内被吸收,比普通食物起效更快。症状未缓解需重复补充,但需警惕后续可能出现的反应性高血糖。
3、静脉注射葡萄糖严重低血糖伴意识障碍时需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40-60毫升,后续改用5%-10%葡萄糖溶液维持。该方式能直接补充血糖,适用于口服受限的急诊情况,需由医护人员操作并监测血糖变化。
4、药物治疗胰高血糖素注射液可用于无法进食的严重低血糖,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可遵医嘱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避免药物性低血糖。奥曲肽等药物可用于胰岛素瘤导致的顽固性低血糖。
5、手术治疗胰岛素瘤或巨大非胰岛细胞肿瘤引起的低血糖需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需密切监测血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糖尿病。对于无法手术的恶性胰岛素瘤,可考虑射频消融或靶向治疗控制肿瘤进展。
低血糖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饮食上采用少量多餐,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空腹饮酒或剧烈运动,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频繁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反复低血糖可能损伤脑功能,需积极寻找并治疗原发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