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肝囊肿无须治疗,是否需要干预取决于囊肿大小、症状及并发症风险,主要评估因素有囊肿直径、生长速度、肝功能影响和是否合并感染。
1、囊肿直径直径小于5厘米的无症状肝囊肿通常无须处理,定期超声随访即可。若囊肿压迫周围器官引发腹胀或疼痛,可考虑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
2、生长速度每年增长超过3厘米的囊肿需警惕恶变可能,建议增强CT或MRI进一步评估。快速增大的囊肿可能需行腹腔镜去顶减压术。
3、肝功能影响囊肿导致转氨酶升高或胆管受压时,需排除多囊肝病。合并胆汁淤积者可考虑囊肿-空肠吻合术,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
4、感染风险合并发热、囊肿内气液平面的感染性囊肿,需抗生素治疗后再行引流。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囊肿继发感染,应严格控制血糖。
日常避免腹部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出现持续右上腹痛或黄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