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通常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附件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宫腔操作等因素有关。
1、下腹痛附件炎引起的下腹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剧烈绞痛,伴随恶心呕吐。治疗需针对感染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同时配合热敷缓解疼痛。
2、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呈脓性或脓血性,可能伴有异味。慢性期分泌物转为淡黄色粘稠状。需通过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配合阴道栓剂如保妇康栓辅助治疗。
3、发热寒战急性附件炎常出现38℃以上高热,伴随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提示感染较重,需静脉输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若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体温可超过39℃。
4、月经紊乱炎症影响卵巢功能可能导致月经周期改变,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出血。慢性附件炎可能引发继发性痛经。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盆腔情况,使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如屈螺酮炔雌醇片。
5、泌尿系症状炎症累及膀胱或输尿管时,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需与泌尿系感染鉴别,治疗可选用对泌尿生殖道双重有效的抗生素,如盐酸莫西沙星片,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
附件炎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会阴清洁。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盆腔超声。慢性期可尝试中药灌肠或超短波物理治疗,预防输卵管粘连导致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