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后出现包块可能由毛细血管破裂、局部组织水肿、凝血功能异常、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通常可通过冷敷、药物消肿、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1、毛细血管破裂刮痧力度过大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淤血性包块。停止刮痧后局部冷敷,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膏、三七片等药物。
2、局部组织水肿机械刺激引发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包块,可能与淋巴回流受阻有关。抬高患肢配合按摩,严重时可使用七叶皂苷钠片、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3、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易出现顽固性包块,常伴有牙龈出血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检查,针对原发病使用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注射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
4、过敏反应刮痧油或器具材质过敏会导致荨麻疹样包块,伴瘙痒感。立即清洁皮肤,口服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抗过敏药物。
刮痧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过敏体质者提前告知医师,包块持续增大或伴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