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同时增加缓激肽水平,发挥降压、心脏保护及肾脏保护作用,主要机制包括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醛固酮分泌、延缓心室重构。
1、抑制血管紧张素Ⅱ阻断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直接减少强效缩血管物质生成,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
2、升高缓激肽浓度通过抑制缓激肽降解酶增强缓激肽作用,促进血管舒张因子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典型药物有贝那普利、雷米普利。
3、调节醛固酮分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醛固酮释放,降低钠水潴留,减轻心脏前负荷,代表药物为福辛普利、赖诺普利。
4、延缓靶器官损害通过减轻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和肾小球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抑制心室重构和蛋白尿,常用西拉普利、咪达普利。
使用ACEI类药物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避免与保钾利尿剂联用,服药期间出现干咳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