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是一种由过敏性紫癜继发的肾脏损害,属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1、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反应,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
2、典型症状皮肤紫癜出现后1-8周发生肾脏受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部分伴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压或肾功能减退。
3、诊断标准需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基础上,出现尿检异常或肾功能损害,肾活检可见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4、治疗原则轻型以对症治疗为主,严重病例需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患者应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急性期需卧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