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加重症状或诱发并发症,如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慢性荨麻疹通常由免疫异常、过敏原刺激、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风团、瘙痒,病程超过6周。
慢性荨麻疹未治疗时,皮肤风团和瘙痒可能持续存在或加重,影响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部分患者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继发细菌感染风险。长期反复发作可能诱发焦虑或抑郁情绪,形成瘙痒-搔抓-加重的恶性循环。少数患者可能进展为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肿胀,严重时累及喉头可导致呼吸困难。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紧急医疗干预。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避免已知过敏原如海鲜、尘螨等,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可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帮助识别诱因,室内保持适宜湿度。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避免热水烫洗。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过敏原检测,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