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超过37.3℃通常视为发热,实际判断需结合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等不同测量方式,以及年龄、测量时间等因素综合评估。
1、测量方式差异:腋窝温度超过37.3℃、口腔温度超过37.5℃、直肠温度超过38℃可能提示发热,儿童直肠温度测量更准确。
2、年龄因素:婴幼儿基础体温较高,新生儿体温超过37.5℃需警惕,老年人可能因代谢减慢出现低热表现。
3、昼夜波动:人体体温下午较早晨高约0.5℃,运动后或餐后短暂升高不属于病态发热。
4、特殊状态:女性排卵期体温可升高0.3-0.5℃,长期低热需排查结核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感染。
发现发热建议多饮水休息,持续超过38.5℃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