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膜破损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腰椎骨膜破损通常由外伤、长期劳损、骨质疏松、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治疗急性期可采用冷敷缓解疼痛肿胀,后期通过热敷、超声波等物理疗法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物理治疗适用于轻度损伤,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2、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等镇痛药。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3、康复训练症状缓解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腰背肌锻炼,如桥式运动、飞燕式训练等,增强脊柱稳定性。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二次损伤。
4、手术治疗严重破损伴神经压迫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椎间融合术、骨膜修补术等手术方式。手术适应证需由脊柱外科医生评估决定。
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腰围保护,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