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可通过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通常由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遗传因素、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基础,血糖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肾脏损伤,导致蛋白尿加重。
2、控制血压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80毫米汞柱以下。常用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这些药物不仅能降压,还能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避免摄入高盐食物。
3、调整饮食采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克/千克体重。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限制红肉摄入。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燕麦、糙米等粗粮。控制总热量,维持理想体重,避免肥胖加重肾脏负担。
4、药物治疗除降糖降压药外,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或抗氧化剂如硫辛酸胶囊。出现水肿时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贫血患者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药物性肾损伤。
5、肾脏替代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2-3次,通过机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腹膜透析可在家中进行,每日更换透析液。肾移植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但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严格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通过综合管理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