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打鼾可通过调整睡姿、控制体重、使用口腔矫治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打鼾通常由气道狭窄、肥胖、鼻咽部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
1、调整睡姿仰卧位时舌根后坠易阻塞气道,建议采取侧卧位睡眠。可使用防打鼾枕头或背部固定装置辅助保持体位。避免使用过高枕头,防止颈部过度弯曲加重气道压迫。长期保持侧卧可减少软组织振动,缓解单纯性打鼾。
2、控制体重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上气道,BMI超过25者需通过饮食管理与运动减重。每减轻体重10%,打鼾强度可降低一半。需限制晚餐摄入量,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肥胖合并打鼾者应监测是否伴随睡眠呼吸暂停。
3、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中度阻塞性打鼾,通过前移下颌扩大气道空间。需口腔科定制佩戴,常见类型包括舌固定器、下颌前移装置。初期可能出现唾液增多、关节不适等反应,持续使用1-2周后可适应。夜间佩戴需配合口腔清洁护理。
4、持续正压通气睡眠呼吸机通过空气压力撑开塌陷气道,适用于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打鼾。需专业调试压力参数,常见机型有自动调压CPAP、双水平BPAP。初期使用可能出现鼻干、面罩压迫感,配合加温湿化器可提升耐受性。
5、手术治疗针对解剖结构异常者,可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鼻中隔偏曲矫正等术式。等离子射频消融可缩小肥厚软腭,恢复期约2周。儿童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打鼾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需流质饮食,避免剧烈咳嗽。
建议打鼾者戒烟限酒,避免服用镇静类药物。卧室保持湿度40%-60%,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减少过敏原。长期打鼾伴晨起头痛、白天嗜睡者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配偶可协助记录鼾声特征变化,就医时提供参考。日常可练习吹奏乐器增强咽喉肌肉张力。